前次出的昆山事件,特别揭幕出当地相对台商的招揽之超越底线其中的口号之一是:“欢迎剥削昆山人民,剥削得越多我们越欢迎!”这是当地典型的招商无底线案例之一,在此非常时期被揭露出来,招致了现在太多网民的“人神共愤之、人神共讨之!”。 现在一定没有人不承认:在招商条件上,过分的丰厚和许诺,对政府和企业,都是锋利的双刃剑,“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些类似的通俗话均适用于所有利益悠关方。 所有参与者,都有深刻检讨的必要,其中的教训是值得吸取的,地方的政策是要有待修正的,但立马要从极左就要转到极右,我不敢苛同! 今天看到2014-08-13环球时报15版“地方政府切忌无底线亲商”,说实话,心里颇有幽怨! 政府亲商,才几年啊?昆山政府亲商,又怎么了?试问国内还有哪个地方有昆山的经商环境?有多少地方的经济发展能和昆山一样如日中天? 任何改革和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负面的东西,总会有一些不和谐,谁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趟水走在前面的,就该死? 回过头来,再说真正的商人,在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必须要有社会担当,要有职业道德,不能违法,不能乱纪,更不能和环境对着干,这是必须的。倘真有伤尽天良的,视民命如草芥,就如这次昆山那事件,“冤有头,债有主”企业搞得倾家荡产、相关负责人最后得享牢狱之灾也是罪有应得! “自己不作死,不会死!”---谁让你作死的? 但大部分所谓的商人,在当今的环境下,到底有什么地位?最不济是得到环境一张张笑脸吧了,更何况,这类的笑脸当中,还要排除一些“皮笑肉不笑”的人物。怎么,商业环境刚刚有一点点起色,那些坐在办公室里“风不透、雨不漏”的拿着纳税人的俸碌的人,就在那里写出“地方政府切忌无底线亲商”的文章,大有一棍子打死之势? 曾几何时,大多数政府部门同志没日没夜全国各地的跑,为的是能为地方招到商企,在双方洽商的同时,给一些别的地方没有的优势条件,给一些让商人心动的甜头,又有何不可?谁让有些地方有的开始连庙也没有,净是光秃秃的地,就指望着人家和尚到此诵经礼佛呢! 当然,也不能瞎许诺,决不能以违法乱纪的成本去换取GPD,这是底线和原则,但是,既然大家都承认如那文所说“地方政府身无长物”,那类实际上并未真正做到参政议政的人 大、政协的帽子,这些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是明显虚虚的东西,对于有经济贡献的商人,在曾经GPD考核为第一的环境下,怎么就不能给几顶给人家戴戴??? 难道做企业的商人就都是罪孽深重、罪大恶极而必欲除之而后快?难道那些人大和政协的帽子,非官员、非贫下中农、非赤贫人士,其他人就不能戴? 商人,和所有三教九流其他类人一样,自是“龙生九种,各有不同”,有好有坏,都不能一概而论,就一独立严重事件,我们要就事论事,不要搞过去运动式的扩大化,不要选择“立即把全部台商全部驱逐出大陆,把所有商人,均一棍子打死”不论是官员或地方民众,都是万万做不出的事,舆论更是。 当今脚下踩着的大环境,我从不承认如该文所说“行政权力在给资本当婢女”,我不知这写文者在午夜三更喝多少咖啡如何绞尽脑汁才写出这样的文字,是以何种实践作为此理论的支撑,要是果真有这类的事,以环境曾经的个性,“家都早给你造了!” 这现实的世上,原本就根本没有这样的好事。 这个社会并未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地步,我话说重一点,“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成语故事的发生,或尚嫌还早,私营经济、个体商人、非公有制者等等类集体、企业、自然人,我们都归之为“草民”在和行政权力打交道中的酸辣苦楚,就不必在此平台搞什么血泪控诉了吧?形形式式的案例,包括现在省级巡视组辛苦驻守地方两个月,发布了举报电话和信箱等等举措,说归之于“苍天有眼”摆明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明显是草民有盼、基层有望,同时,这些无不同时在举证一个事实:大部分人,明明白白,的的确确就是在给环境做龟孙子,做了好久好久。 而这类的报道,那坐在办公室里喝龙井茶、吹格力空调的人,怎么就没写出来文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