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经济的有力发展,民生的改良,无非是有下面几个条件,一是国家的大环境好,二是地方有德才兼备的领导人,三是必要有一批为党为民的团队。 现在的国家的政策环境,应是亘古以来最好的吧,而我们地方经济发展的条件具备了吗? 我本一个草民,无政权、无官体,权且算闲聊而已。 多少年前,市区只一个汇通市场,后同时出现苏北市场和五金市场,再后来,出现了南方市场,再后来,近期,就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食品城、锦绣装饰城、华丰装饰城、金盛装饰城,下面就是最近的一个楚州区,竟然同时出现了三个市场,国际商贸城、楚州商贸城、楚州义乌商贸城,还在建设招商中的市汽车南站、市汽车北站在建的市场,市经济开发区有港龙义乌市场、博德建材市场等等,我们市区城镇人口约在一百万人左右,一个方圆三十公里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二十几个都各自宣传为所谓的超大规模的市场。 是一个地方的经济真的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是城市人民的消费水平真的达到了象我们圣诞节市区最大商场那天夜晚那样消费的境地? 近期在地方报端上常发现这样的字眼,如“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中有**”我看后,真的笑,有些空洞、不切实际的口号是可以喊出声的,有些东西是用来逗人一乐的,有些东西,也是来让人耻笑的! 最可悲的是讲出这笑话的人,却还在恬不知耻的继续发飙! 义乌,就一个小商品的发展,而带动所有的地方经济,而君临天下! 临沂,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家底特穷,十年前,饮食还多是在外餐风宿露、吸风食土,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市”终于建成,所有市民,基本上是万民皆商,市场是一个接着一个,行业的细分细化发展到最后竟然无法再分的地步,不得不说,临沂的市场群,全国无出其右! 而我们地方有什么?有的只有开发商喜不自胜的笑脸,有的只有房产交易会场上那红红的拱形彩门,有的只有一个个门可罗雀的市场建筑,有的只有门门相觑的生意人的苦脸,有的只有手捧雪鞋倒雪水“被名扬天下”的扫拉圾的生我休养我的父母,有的只有因拆迁而搞的家室破败、哭天抹泪、投诉无门而不得不付诸于网络的一个个凄婉的真实故事每天都在流传,我们地方还有什么? 一个地方,发展当然也离不开支柱产业,诚如富士康来到我们地方以后,地方的知名度略有提高以外,地方的税收增加与否我不知道,但普通工人的工资和整体用工市场的良性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同样,市场建设的增多,我没有认为是一个坏事,但我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这里,有多少个个人,有哪一个集体,为整个地方全盘作想?有多少在各自为政,有多少在各自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自己的地方小团体的利益拼命的争商招业?一个个本可以足以做大的蛋糕,星罗棋布的这样的市场、那样的商城,为何没有多少人高瞻远瞩的把每一个行业集中起来,合理规划、理性发展、做细拆分、做大做强? 一个行业的一个地方市场,不要多,只要有一个制高点,“星罗棋布”恰恰是做市场最大的忌讳! 最现实的例子是,市汽车南站和北站,均建立了市场,而市最有希望的开发区,也又建了一个和汽车南北站两个同类市场的同样市场(港龙义乌)(我的文字也被我的思维搞乱了),三个市场对外招商上全是宣传走的是浙江义乌市场的模式,这可让市区原老车站附近的汇通市场上的各家经营户难死了,是的,城市改造的进程是必然的,可是,何去何从?大多数经营户现在也被搞的晕头转向、六神无主! 如果,为了一个个地方的或部门的利益,或个别的领导人的一个个不可恭维的政绩思想,或者个别当权者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把多少年我们地方好不容易集聚起来的人气搞散了,把一个个市场搞散了,或者搞的一蹶不振,哪怕就是萎靡不振,或者退一万步来说,一个市场,一个地方经济,本可在一二年内即可兴旺的产业,却因个别执政者的不作为或不会作为,十年或二十年后才能有可能成功,届时,那些曾经的当政者,几十年的地方人民记忆的思维中,何止一个“罪过”了得? 还有,借我这个本篇文字的平台,增补一个问题:“我们地方建立市场,几十个了,除了规划局在星大的报角或不知名的网络上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一点点的解说,对于市场的建立,大小,规模、安排的地理位置,可有哪一级政府、哪一个个人,哪一级部门,真正意义上的征求过我们地方几万多户经营户的意见? 有些个别人,有些个别部门,吃东粮,不问西事,坐而论道、坐井观天,外行领导内行,只会“运筹帷幄”,却全不理会民生所想,民生所依,如此执政,最终,耗的是纳税人的钱,苦的还是人民大众! 我们天天不要开宝马、坐飞机全国各地、全地球的去招商,哪里的老虎不食人?我们只要摒弃我们自己内心的浮躁、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理顺我们的思维,借鉴他人的良好经验、靠我们当地人的群策群力,我们一定能把我们的家乡建得很好! 有些地方,言重了,告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