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转亲,再嫁”---这是曾经农村婚娶的一个乱象。 那一个故事发生在80年初。邓爷才掌权,刚刚分田到户,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喜上眉梢。 多少年来,心中曾有一个一直不解的疑团,就是我那个乡邻的家长为何在风高月黑之夜把已嫁出门的姑娘又重新“说”给了几百公里外省的一个男人?后来听说嫁给那第二个男人的家,也是穷山恶水之地,并未如人们所说的“从罗筐跳入米缸”,那大姐多少年风波平息后回来,面对亲人,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乱抹。 “弃夫再嫁”,在当时农村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照人的事。那当家的主妇被多少乡邻村老手指着脊梁骨骂啊,走路都低三下四的。这是那时节农村赤贫时节窘境下的“逼上梁山”,世道伦理有时候必须让位于现实窘况。 那个事的发生时节,笔者尚且年幼,稚嫩的心灵还很纯净,一想起就义愤填膺。想象中连丁点的同情和理解心,也没有。总认为那事的发生是做父母的不可思议。哪有这样“卖闺女”的? 前些日子,家里几个老人家聚在一起聊天,笔者捺着性子作陪两三小时,听老人家再次唠叨往昔那些耳朵能听出茧的故事。无意中才知道,原来,还是那个原由:让姑娘再嫁,好换回盖屋砌房用的砖瓦,再给下面两小儿说媳妇。我那乡邻那户人家,有两女三男共五个孩子。 现在想来,心里略有些惭愧,毕竟略有些误解了。每个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去体会到当事人的处境。偶然和必然,或是由于当时那个年代错综复杂的原因促成。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无法言说的苦衷,外人如何知晓? 过去的偏远农村,一般都特困难。有的人家,家里很穷,门户又小,男孩子说亲是家长极头疼的事,总不能看着孩子打一辈子光棍吧?所以,“对面对、三转三(俗语也称“拐角亲”)”式的换亲就演变成当时存在于农村中极正常的发生。这种换亲方式,婚配的各方,丑俊不问,家境不管,哪怕真有当事姑娘十二分看不中男方,可想想自己兄弟的亲事,没奈何暗自垂泪也只得顺从父母作主。只要当事彼此家长同意,随便找一慈眉善目、能说会道的老年村妇做现成媒,一顿简陋酒席办过,一片贺喜声中亲朋好友心照不宣就成全了几户人家。 不是什么喜宴都可以拿来歌功颂德。脸重要?还是传宗接代重要?这是那个贫穷年代婚娶的畸形产物,现在发生的机率极少。 上面的案例是那时节家里还有妹妹可以换亲的。倘一户人家的孩子是属于男多女少的类型,没有(或少,不成对)女孩(换亲)怎么办? 情急之下,就如笔者开始所述的那个故事一样,一般这主意多系做妈的作主当家,让自家的闺女“一女再嫁”,也就是农村所说的“拿自家闺女卖钱”,“敲”得第二个男人一大笔“赞助款”,拿过来购砖置瓦,用拖拉机轰隆轰隆的一趟趟拖回家,码在门前人来人往显眼的地方,把家里家外扫得干干净净的,拾掇个象个大户人家的样子,诱饵就放在那醒目显眼处,引那馋嘴的鱼,上钩! 农村“拿自家闺女卖钱”的人,有,但是,恋财的人家,更多,这是很现实的社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没日没夜的上演,层出不穷的发生。 但是,一旦长房儿媳骗进门,做婆婆的脸立即拉下来,直如吊死鬼一般,开始发话:“门前堆的砖瓦,哪个也不能动,继续码着。还要给二儿说媳妇呢!” 那才过门不久的儿媳一听这话,虽不敢吱声,眼泪立即唰唰的淌。夜静更深,那做婆婆的总听到长户大儿媳那房里传出咦咦呀呀、拖声拉怪的哭腔。 听久了,那老婆娘从被窝里的一端光溜溜钻爬到床的另一头,掐醒打呼噜的户主:“死老头子,怎弄啊?” “不死翻过来,该死屌朝上!”那户主一翻身把手搭在自家婆娘精赤赤那两块隆起的肉上,嘴里嘟哝出一句粗话,继续没心没肺的沉沉睡去。 只剩那婆娘睡在那男人的身边,暗夜里那两眼睁如 Lua 子一般大小,一脸愁苦的盯着房顶发呆: “天,什么时候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