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股市,现在是不是人民的天敌?小编认为现在对于这方面的判定应当“泾渭分明”。随着房地产业、股市业对于民众敲骨吸髄后的渐渐退烧,近年来有的教育部门借国家教育战略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继续第二波蚕食基层民众可怜的收成。 这个话,大帽子加大?这类话危言耸听? 这不仅仅是哪一个集体在行动,真正可怕的,恰恰是已经表露在民众眼里的这整个环境的氛围。 命运总是不公平的。教育应有的目标便在于减缓乃至纠正不公平的命运给人们造成的冲击,学习和读书的目的应当为了这个社会前进得更快更好,读书应当能使个人素质和整个环境素质有更大的提高,应当是个人和社会进步和上升的阶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度相信“读书改变命运”。 现实是,对于农村家庭负担重的孩子来说,上学读书就是为了高考,高考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拿张文凭找个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可以努力挣钱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现在呢?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常态,而寒门子弟还更难找工作,小编认为:“读书一定确实可以改变命运”,但以当今摇头晃脑式八股学风、收费奇高的模块式教育,特别是针对想法支撑去闯荡的寒门子弟,想单靠读书来改变命运,还真两说! 在不一定非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情况下,这个学生家庭用于教育的投入是多少?校方明白公开的收费是多少?早在2006年,国家审计署发布的18所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就显示,包括北大、清华等18所高校违规收取费用达8.68亿元。 这个数字小编不需要再去统计和公示,但凡是学生的家长,每一家、每个人,岂能没有一笔学费的支出数字?单就哪一个学校,现在收入学费、补课费、复读费,仅仅是成百上千的?小编插句话:在当今中国,“听证会制度”是有名无实,这应当是大部分民众的共识吧?但就即便如此,有谁听说过校方收费也搞过什么听证会的? 小编也承认,教育是一种投资,个人、家庭、社会都将从中受益,也应负担相应的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但在中国现行教育成本分担体制下,公共教育原本就投入偏低,再加上学校单方面有至高无上的自治权力,多数校方乾坤独断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数额,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开始,“教育产业化”风行各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确实成为了赚钱工具。 这些钱去哪赚?目标就是那些以为读书就能改变命运的贫困家庭。 “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考上一个大学生,多了一个贫困户”这些话已经不是什么耸人听闻,过去常人“穷文富武”,现在呢?教育成为赚钱工具,穷人不是教育恩惠的对象,而是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对于学费高昂、教学低劣的个别民办高校,穷人更是它们捕食的“猎物”应当是不争的事实。“忽悠”低分学生到这个学费高昂教学低劣的学院读书,“农村的孩子和家长相对好骗”——您听到这个话,一定感到可悲吗? 原本以为通过参加各种考试就可能改变命运,但真正走上社会后,现实环境的就业难的问题使贫困家庭的教育的回报越来越低,回报虽低但投入却极高——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加重了家庭负担,对于贫困家庭,足以令其倾家荡产。小编说得对么? 当教育本身成为不公平的根源之时,贫困家庭当然成了受害者。教育并未成治贫利器,很多寒门家庭甚至因教致贫,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都是受害者。 小编写到这里,心情好沉重。缓解因教致贫,各方都要努力啊!
|